10月26日,民革浙江省委會第35期“之江同心·兩岸一家親”祖統沙龍暨“數聯兩岸情 苕溪話同心”文化對話活動在杭州舉行。
活動特別邀請浙江農林大學教授周新華講述苕溪的歷史、民俗與文化。周新華從“苕溪”名稱的由來切入,依次展開水系脈絡、生態變遷與水利發展,再延伸至苕溪孕育的璀璨文化,讓兩岸同胞在一個個生動故事中,觸摸到兩岸同源的文化根脈。民革浙江省直三支部黨員楊柳則結合自身專業,從古籍研究出發,詳細闡述現代信息技術在古籍修復、文獻保護等方面的應用。
隨后,臺灣同胞代表分享實踐經驗。在浙臺青蘇元駿結合自身工作經歷,講述了來大陸后見證的科技發展歷程;余杭區臺胞臺屬聯誼會副會長余紀萱則分享了自己投身余杭鄉村振興的實踐心得,介紹了科技賦能鄉村產業發展的具體經驗。
民革浙江省委會聯絡部部長樓玉華在總結講話中表示,今天的活動,既是一次科技與文化的碰撞,更是一場兩岸同胞心與心的對話。時值“臺灣光復紀念日”設立之際,期待兩岸同胞深化科技合作,傳承中華文化,加強各領域交流交往,在重溫抗戰的光輝歷程中凝聚共識,在緬懷先烈的不朽功勛中汲取力量,攜手推動兩岸關系和平發展、推進祖國統一大業。
活動期間,民革黨員和臺灣同胞還共同參觀了杭州未來科技城城市展館、倉前街道文體活動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