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7日,四川廣安小平干部學院迎來了100名來自全省各地的民革黨員干部。民革四川省委會全省黨員干部履職能力提升培訓班在此舉辦,為學員們開啟為期5天的履職能力提升培訓。這場在改革開放總設計師鄧小平同志家鄉舉辦的培訓,既是一次思想的“尋根之旅”,也是一次能力的“集中充電”。
自1994年民革中央將廣安確定為聯系點以來,“民廣合作”已走過30年歷程。從上升為國家戰略的廣安鉀鹽項目,到發展壯大的廣安桂興水泥廠,再到惠及千家萬戶的鄰水臍橙品牌,“民廣合作”在這片熱土上結出了累累碩果。
此次培訓正值“民廣合作”30周年這一重要節點,民革四川省委會精心設計培訓課程,旨在通過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方式,全面提升骨干黨員的履職能力。
培訓期間,一系列內容豐富的理論課程相繼展開。從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到深刻領會新型政黨制度的獨特優勢;從準確把握對臺工作方針政策,到筑牢黨外干部廉潔自律防線,課程設置系統全面、重點突出。“這些課程不停留于表面,滲透到我們看待問題、分析問題的思維方式里,為我們的政治定力和履職方向,打下了堅實的地基。”一位參訓民革黨員說。
此次培訓創新采用多種教學形式,既有傳統的專題講座,也有互動式的“青葵講習堂”;既有關注前沿的“AI關鍵技術與公文寫作實操”課程,也有沉浸式情景教學“拐點1977——紀念鄧小平決策恢復高考”。
在情景教學環節,學員們仿佛穿越時空,回到1977年那個決定無數人命運的歷史時刻。“通過學習,我們深刻地領悟到,履職創新不僅是方法技術的更新,更是敢為人先的思維格局。這一切,激勵著我們在今后的履職中,以更開闊的視野審時度勢,以更創新的膽識破解難題,以更務實的行動服務大局。”一位學員深有感觸地說。
培訓結束后,學員們紛紛表示,將把培訓收獲的“廣安養分”轉化為實際行動,在調研走訪時多一份敏銳,在建言獻策時多一份智慧,在服務群眾時多一份溫暖。
(來源:團結報)